近日,中國援巴基斯坦瓜達爾新國際機場項目通過第三次中期驗收。該項目是“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的重點項目之一,建成后將和瓜達爾港、東灣快速路等共同組成海陸空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成為惠及當地、連接城市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和瓜達爾地區現代化的標志性建筑。
沙丘荒漠,酷熱干旱,平均氣溫30攝氏度,最高的時候可達55攝氏度……在“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中,中鐵北京局建設團隊與艱苦的自然環境作斗爭,以工匠精神建造中國援巴基斯坦瓜達爾新國際機場,護航未來的航班跨洋越海,在2023年“翼起翱翔”。
情比金堅
中巴友誼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作為援建新瓜達爾國際機場項目的主要成員單位之一,中鐵北京局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認真落實中巴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以中巴經濟走廊(CPEC)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基礎設施和機場建設領域施工經驗及品牌優勢。
“這三年,太不容易了?!表椖拷浝泶鞔簤鸦貞浀?。在這里,中鐵北京局青年和這座“一帶一路”上的璀璨“明珠”共同成長,他們平均年齡不足35歲,自2019年扎根于此,已經堅守了3年多時間。
2019年11月項目開工,年輕人響應援外號召挺膺而出,從剛剛參建的投運不久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出發,幾經輾轉,歷時近10個小時,第一時間抵達項目駐地。持續高溫、低氧難耐、淡水資源匱乏、沒有商店和通訊基站……這群年輕人將要面對的,是氣候環境、建設進度、背井離鄉的全方位挑戰。他們克服物資匱乏、勞務緊張、物資過關等困難,高起點布局、高標準要求、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建設,工程進度、安全、質量達到建設標準和業主要求。項目部多次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總領事館駐卡拉奇總領館的表揚信和各方贊譽,獲評2021年海外工程“優秀營地”榮譽稱號。
“這里的人們很友好,有時會主動讓我們抱抱他們的孩子,‘巴鐵’們說,中國人,很好!”在項目工會主席白丁心里,2019年踏上巴基斯坦土地的那天起,這片遼闊的熱土上就不只有沙丘荒漠,更多的是承載著中巴人民之間的合作與友誼。
2022年,巴基斯坦多省份遭遇多輪暴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發生涉及中國公民的安全事件,疫情、洪災、防恐就像“怪獸”出沒,項目團隊直面困難,不僅沒有打“退堂鼓”,還積極捐助物資救災,開齋節前夕專門為巴籍員工送去牛奶、口罩、防暑降溫藥品、活羊、飲料等慰問品,聯合當地共同向迪亞巴拉小學捐贈書包、課本,滑梯、秋千等設施并裝修教室。
“我們去工地的時候都有當地人保護,最危險的時候也能心安。一群鐵人,發燒了扛一扛,想家了扛一扛,只要心在一起,風雨同舟,總能過去?!?997年出生的小王說。
攻堅克難
2019年9月25日、2020年9月4日、2021年3月8日,中鐵北京局三批援建人員陸續出國。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國內后續管理人員無法到崗,又恰逢伊斯蘭國家齋月、開齋等假期,年輕人一人分飾多角,就地迅速開展工作。
作為2019年第一批抵達項目的先遣人員,物機部李廣超克服國情不同、風俗差異、語言不通等困難,和安小可“踏破鐵鞋”尋找優質資源,積極同其他中資企業聯系,聯系各種供應商,全面了解瓜達爾地區材料設備的市場和價格,為項目的前期核算和規劃提供支持。為了確保材料進場及時,中午材料到場后兩人連續盯控物資卸載,兩個月沒有吃過一頓“安穩”的午餐。
在拌和機械設備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項目團隊就地取材,采用傳統拌和工藝進行現場試驗,形成分段分片施工流水作業,保證工程水泥土試驗段施工完美收官。工程施工的站坪下面是1.6米的結構層,為確保地基強夯效果和工程質量,大家需要先往地下打孔并反復注水3到4次,再進行強夯,才能達到標準要求。
“弟兄們見縫插針抓生產,千方百計調資源,大多數時間都在‘夜戰’,關關難過關關過?!?3歲的項目總工楊龍章說。由于項目臨近瓜達爾港,高溫高鹽腐蝕的環境和復雜的地質情況給施工帶來挑戰,楊龍章和團隊將在大興機場項目的機場建設標準用來建設該工程,嚴謹細致開展新建機場飛行區工程跑道、垂直滑行道、停機坪、服務車道、巡場路和場道排水、場區圍界及目視助航等工程建設,精準計算各項生產資源的配置數量,確保資源合理利用。
水泥混凝土道面工程雖然施工難度不大,但是質量通病較多,為盡量減少和預防質量問題,項目工程部副部長嚴仁針對當地常年高溫天氣,合理編制施工方案,每天夜間堅持現場加班2小時,堅持每月底進行進度計劃對比,按照進度計劃完成各項控制性節點目標工程?!吧砗笥袕姶笞鎳鳛楹蠖?,我們會將所學的技術管理、施工管理經驗付諸于實踐,發揮技術優勢,建功海外,續寫中巴友誼?!眹廊收f。
書寫榮光
為了心中的夢想與榮光,4年來,項目團隊迎難而上,主動擔當,全力以赴打造“一帶一路”上的“璀璨明珠”。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好“人、料、物、機、具”合理配置,不斷提升管理質量,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始終做到作風優良、工程優質、干部優秀。
由于檢測項目較多,項目檢驗時間不一,1997年出生的試驗員樊磊磊和1999年出生的測量員冉海東雖然年齡小,但工作起來絲毫不馬虎,他們精準測量布控及放線,每天對已需鋪筑位置定位防線、進行標高復核。常年干旱少雨,增濕成為地基處理工程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二人總是沖鋒在前,半夜起床到實驗室關烘箱測含水是常態,當晚準備對第二天現場需施工資料是常態,滿鞋的泥巴、潮濕的褲管成為作業時的標配。
巴基斯坦項目是工程部調度員歐小冰畢業后參建的第一個項目,他倍加珍惜難得的機遇,全程參與了項目建設。從項目前期負責物資招采,聯系廠商對接采購物資參數以及詢價、核對、集港、發運等工作,到抵達項目后,同時擔任工程調度員和試驗室資料員,晚上加班已是常態?!半m然過程很艱難,但和大家打交道的過程中,我積累了很多工作經驗和實戰知識,壓力下才能快速成長?!?歐小冰說。
兔年伊始,駐地現場通訊中斷11天,斷水6天,僅能依靠衛星電話與外界聯系,材料運輸進場受阻,無法跟家人聯系,大家將牽掛和擔憂埋在心底,每日跑現場、搶進度、保安全,在異國他鄉保護好自己,是對家人最好的回應。項目經理戴春壯自2020年9月“逆行”海外至今,中途僅回國探親一次?!昂桨嘟洺H蹟?,回國十分不便。工程部副部長郎小東去年10月喜得貴子,也沒能回去,他說等孩子周歲時再回去?!?/div>
巴基斯坦白天燥熱,大家習慣了在夜晚氣溫較低時“干活”,看打樁灌漿,聽機器轟鳴,一起經歷星河橫流,歲月成碑。青年們表示:一個人奮斗的青春是不完美的,因為和“巴鐵”們共同建設這座“一帶一路”最美機場,人生才熠熠生輝。 (王沖 王志威)